雅昌首页
求购单(0) 消息
赵曼首页资讯资讯详细

【动态】随笔 | 无常与有常(下)

2023-03-21 09:13:58 来源:艺术家提供作者:
A-A+

  原创  国学博览馆

  《列子》不仅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与地方名士的交往,也记录了列子及其老师壶丘子及朋友伯昏瞀人之间的对话,这些故事和对话没有对孔子及列子的刻意褒扬,甚至有时候把他们写得很窘,从这些天真烂漫的调侃可以看出,即使有可能是伪书,也是年代较早的作者所写,全然不像后世的庄严文字那般一本正经。言归正传,以下继续补录孔子给子贡的教诲,不过这教诲几乎用了《庄子》在《大宗师》里的原文来回答,可见儒道往来之亲切,在这书中不可过于深究。

  当子贡向孔子抱怨学习太累想休息的时候,列子笔下的孔子,用了道家的生息理念循循善诱,从“生无所息”,到“圣人知与”,解释了荣启期与林类的豁达,由此,孔子反问子贡:“赐,你真的知道它的意义了吗?”

  人们在此世界拥有的一切,包括有形的财物,和无形的亲情友情爱情,这些天伦之乐的财富,都与无常时刻相随。“处常得终”,是荣启期的答案,向死而乐生,是林类的态度。无论是生死的大循环,还是一呼一吸之间的小循环,无不仰赖天地自然的无常与有常的交替,庄子称之为“大块噫气”,杨伯峻注解为犹如“太阳流光,群物皆动”。

  人们都知道活着的乐趣,却有意忽略了活着的痛苦,都知道老了会肌体退化而疲惫,却不去想衰老就是不断的失去,知道死亡是让人厌恶的,却不知道这也是一种休息,如同天地呼吸循环中的一息,动静变量中的一个刹那。所以古人有一种说法,称亡人为“归人”,称活着的人为“行人”。

  行而不知归,失家者也。一人失家,一世非之;天下失家,莫知非焉。

  这段话中的“家”,指的是经历死亡后回归的那个世界:人活一世,如行走在一段旅程中,旅行总是要结束的,每个人都有家要回,而这一世的尽头,不是结束,是回归,是回到天道自然的怀抱,是超越肉体之上的灵魂的故乡,若是迷失了回归这个“家”的道路,灵魂就会漂泊无依。一个忘记了自己要回家的人,这一世就会迷茫而失去归路,若推而广之,天下的人都忘记了自己要回“家”,渐渐就无人再提及这曾经迷失的归途。换言之,群体的欲望越强,对此世界的执着越深,会令个体的觉悟更加难以觉醒,从而愈发背离精神归宿,走向失“家”的迷途。

  这种对“天下失家”的担忧,在《庄子》中亦随处可见,庄子笔下的警世之言,大多反复劝世人无为处世,劝君子无为而治,唯有知行与无为合一,方能达到圣人知何所与依,何所以去,而这可依凭,可归去的故乡,就是“家”。

  如果说百姓轻易失“家”是因为知识不足,那么潜心修道之人,饱学之士,是否就不会失“家”?列子用孔子的话做如下解答:有人为了得道,背井离乡,抛家弃子,荒废家业,游方天下,却还是没有找到归宿,这样的人,世俗必然称之为“狂荡之人”;还有人注重学问,渴慕贤达,经营名誉智巧,口才善辩能令世人倾倒却仍然不了解自己,这样的人,世俗称之为“智谋之士”,以上这两种人,都是“胥失者。”

  胥失者,就是失“家”之人。杨伯峻在注解中引用了庄子讲的故事:两个牧羊人,一个名臧,一个名榖,都在放羊的时候丢了羊,问其原因,一个是下棋赌博去了,一个是读书去了。两人丢羊的原因虽有好坏之别,但结果是一样的,从结果来看,丢了羊就是不称职的牧羊人。所以“胥失者”,就是如同臧和榖一样迷失归途的人,无论是有心求道,还是智巧超凡,迷失了对有常和无常的认识,就无法从死亡的恐惧痛苦中解脱。

  列子在去卫国的路上,遇一死去百年的髑髅,这枯骨拔下路边的蓬蒿,指着列子的弟子百丰说:“唯有我和你知道,你活着未尝是真的得生,我死了未尝是真的得灭,如此结局是轮回的过程还是结果呢,是该高兴还是不高兴呢?”这位道行颇深的白骨精,对列子的弟子说教起来,滔滔不绝,其中不乏鬼话连篇,然而大都围绕着一个主题--“万物皆出于机,皆入于机”。生生不息,相机而动,有常的是天地死生的循环,无常的是看得见的如梦如幻的财富与拥有,将世人乐见的无常,与世人憎恶的有常,看做穿梭于来处与归途中不断变化的风景,则人生天地间,自成“无象”,如《易》所言:“阴阳不测之谓神。”

  《无常与有常》完

该艺术家网站隶属于北京雅昌艺术网有限公司,主要作为艺术信息、艺术展示、艺术文化推广的专业艺术网站。以世界文艺为核心,促进我国文艺的发展与交流。旨在传播艺术,创造艺术,运用艺术,推动中国文化艺术的全面发展。

联系电话:400-601-8111-1-1地址:北京市顺义区金马工业园区达盛路3号新北京雅昌艺术中心

返回顶部
关闭
微官网二维码

赵曼

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图形
就可以关注我的手机官网

分享到: